【生活】3D打印与材料研究结合将造福人类

2015-9-18 17:50| 发布者: smarter| 查看: 769|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

如果有患者因病要切除某块骨骼,可以通过3D打印出与原骨骼尺寸、结构、性能类似的人造骨骼进行置换,对于患者将是怎样的福音。这就是材料研究与3D打印的结合将为个人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站在观礼台看到威武之师铿锵而过时,我感受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自信。”9月3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沈志坚受邀参加胜利日阅兵时心潮澎湃,“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知道贫穷落后的滋味。如今,国家强大了,这是民族的幸事,我为之深感自豪!”

  “材料研究的梦想是实现材料的个性化”

  在清华大学实验室,记者见到沈志坚时,他正摆弄着一块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体下颌骨和一堆人造牙齿,这些只是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从1993年至今,沈志坚一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做研究,2011年通过国家“千人计划”来到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长期以来,沈志坚埋头于材料化学和材料数字化三维纯型制造的科研与教学。
  “通过化学和结构调控制备满足需求的材料,将材料做得有个性,是我的研究兴趣所在。”沈志坚打了个比方,“用不同质地的蚕丝编织出来的绸缎会有不同的光泽,而使用不同的编织方法能让丝织品呈现不同的柔韧性和质感。”神奇的是,沈志坚从事的“编织”是在纳米和分子尺度上进行的,根据需要,魔术般变换着材料的构成和排列。
  在3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沈志坚注重探索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功能,在非晶态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尤其是陶瓷材料制备科学基础研究,以及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工业化定制的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在沈志坚看来,材料科学是所有工业的基础。他相信,材料研究未来将深刻改变工业制造和人类生活。

  “3D打印与材料研究结合将造福人类”
  如果有患者因病要切除某块骨骼,可以通过3D打印出与原骨骼尺寸、结构、性能类似的人造骨骼进行置换,对于患者将是怎样的福音。这就是材料研究与3D打印的结合将为个人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沈志坚团队开展的“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的工业化定制”项目就属此列。
  沈志坚说:“别看小小一颗牙齿,技术含量很高。表面材质要坚硬有光泽,内部结构要有韧性,而且人体口腔非常敏感,有几十微米的误差都会不舒服,这些都对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我们的目标是,根据修复需求,定制具有生物活性的硬组织,植入人体后能够被慢慢吸收,材料降解,生长出新的组织骨骼。”
  随着数字化和3D打印等纯型制造技术的推广,远程诊疗也将成为可能。“这样,高技术就能走出象牙塔,真正惠及大众。”沈志坚认为,远程诊疗模式的建立将大大缓解我国医患比例过低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窘境。
  “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
  已在国外工作生活20多年的沈志坚,面对祖国的召唤,积极响应。如今,他成了瑞典—中国的“空中飞人”,但他乐在其中,在他看来,这是他的使命。
  54岁的沈志坚1978年考上大学,多年的求学创新经历,让他觉得自己是被时代潮流推着走,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改革开放前,国家在科研方面耽误了太多时间。我们有幸在恢复高考后上了大学,我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回报祖国。”
  沈志坚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国家通过各种政策为海归人才回国创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科研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并且在很多方面,观念上与国外也已没有差距;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人才只要以社会需求为科研导向,将有更多机会服务社会。”
  在沈志坚看来,只有真正将人才解放出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对于海外人才,要“坚持为我所用,不一定为我所有”。沈志坚认为,国家的人才政策在宏观布局之下,还需要落实得更加细致,更加有效。
  来源于:人民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精华推荐
热门焦点
排行榜
  • 月排行
  • 周排行
  • 日排行

技术支持: 中国3D打印第一门户

© 2015 蘑菇头社区[Mogooto.com]

网站备案:湘ICP备14019329号-3

所有内容均由网友提供,若有不妥请联系管理员。

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